UC Educations
之前大家已经看完大学申请的攻略了,现在都期待着能收到首选大学的邮件。但却看到你已经被列入候补的名单,这感觉肯定不好,但入选并不意味着等待。实际上,反着想一下,你要知道为什么你会在名单内,也要知道你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你被完全接受。而不是一直等待。
大学招生办告诉你,“等待名单”决定意味着你是符合录取标准的,但由于班级规模有限或申请材料里的一些小瑕疵而没有成功。这些常见的缺点是很多的,例如不说明自己适合学校和不强调你的独特之处,又或者缺乏课外活动。你能听到很多这样的问题。
但是大学招生办没有提到的是他们的录取率,也就是入学学生的比例。大学关心的是保持高的收益率。这个数据不稳定,像哈佛大学那样的名校也有这样的担忧。可以说你在候补名单上是因为资历过高。是的,你没看错,学校知道,有了像Common App这样的申请平台,学生们可以申请很多学校以保证他们会被其中至少一所学校录取,不光是被待定的这所大学。正因为如此,大学想要确定,或者至少有信心,他们想要录取学生是否真的能入学。换句话说,他们想知道他们不是你的垫底学校,所以把你放在了候补名单上。澄清一下,情况并不总是如此,但是不管你为什么要在候补名单上,不要气馁,因为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摆脱现状。
你的本能反应应该是想怎么让学校把你从候补名单上去掉。大学提供了这些信息。你要做的就是去点开大学的页面,点击左边的“应用”选项卡,就会看到候补名单的数据。或者你可以搜索大学候补名单。如果这份调查报告能让你心里平静些当然是最好了。但其实了解那些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。大学的候补录取率大幅波动。达特茅斯学院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:2015年。达特茅斯学院从963名候补学生中录取了129人,约占整体的10%。但就在2014年,在候补名单上的1133名学生中,0人录取入学。这里的要点是不要让这些数据来影响你的决定。下图是2016到2017年一些学校的数据。
美国部分大学2016-17年候补名单的数据
大学不会因为你一开始就申请了,就想当然地认为你会留下来等待被录取。向他们展示你的渴望,表现出你并不是一时兴起或者把这仅仅看作是第二选择。立即接受你在候补名单上的位置。这能向学校表明他们是你的首选。
在你要向学校发送邮件表明自己多想被录取时,战胜自己的内心,要主动和学校联系,拿起电话联系招生办公室。想一想招生办公室一天最起码会收到很多封邮件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电话更为私人化,可能是更有有效的。自信的介绍你自己并且重申为什么想要选择这所大学。如果他/她愿意直接与你谈入学申请的事,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听。如果没有,那么问问是否有可以补充材料,而不是发超级多他们不想要了解的东西-不同的学院运作不同。如果你很幸运,或者沟通的很好,这可能是你和招生官建立关系的一个机会,让你得到良好沟通的机会。
打过电话后,立马向学校发一封邮件,表达自己多么想被录取,这是极好的做法。感谢他们接听你的电话,再次表达你有多想被录取,并在你的申请中加入一些东西。这应包括你的强项,如参加过的活动,经历或者一些成就,让这些表明你为什么特别适合他们学校。当招生办重新审查您的申请时,他们将集中精力处理已提交的新信息。
在与学校所有的沟通中,你要保证自己面对事情时应对自如。这样既能展现你的兴趣还能表现出你对进入学院渴望。在处理一些不太理想的情况时,不要乱了阵脚,稳重成熟地去面对处理。
没必要突然盲目地参加志愿或其他类似的活动。大学会觉得你是在装模作样,结果适得其反。相反,应该注重用其他方式去表现出你多适合他们学校。继续提升你的学习成绩(毕竟你还没有毕业,你还处于高三阶段),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,应找更多的机会去升华自己。
这不是任何候补名单上的学生都想听到的,但你能做的只有这么多。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,尽你所能,但要接受这样的现实,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,你还是有可能得不到录取的机会。记住,被拒绝并不意味着能力不足。这只能表明那所学校不适合你。聪明一点,要有权宜之计,准备几个备用学校。这句话听起来很俗气,但你的备用学校可能更适合你在里面学习和成长。
想要获取更多精彩留学咨讯,请微信公众号搜索:UCE海外留学
或扫描下方二维码